-
奔跑的“三夏” | 中國豐收地圖:“智慧”夏管中國糧
讓我們走進綠意盎然的水稻田,這里幾乎看不到人工施肥揚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空中“蜂鳴”的植保無人機。過去人工噴藥費時又費力,如今,只需無人機飛手在田地邊操作就能完成。曾經2到3天才能完成的植保,現在無人機只需要半天時間。隨著技術的升級,無人機還有了撒種、施肥等新應用。數據顯示,今年5-6月,每天有超過3萬...
2023-06-27
-
在希望的田野上端牢“中國飯碗” ——來自東北糧倉的全國土地日報告
黑龍江、吉林、遼寧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產量五分之一以上,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6月25日是第33個全國土地日,記者深入三個省了解到,各地加大耕地保護力度,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不斷夯實糧食生產“根基”。農民們在希望的田野上奮力耕耘,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成色更足。挖掘“黑色寶藏”新潛能在黑龍江...
2023-06-26
-
全國農技中心、耕地質量中心負責人就“水稻上山”等問題答記者問
近日,記者就“水稻上山”等問題采訪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負責人。問: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網民熱議,很多人不理解,質疑山上種水稻不切實際,產量也不可能那么高,能否介紹一下有關情況?答:朱有勇院士所說的“水稻上山”,實際上是一種雜交稻雨養旱種的栽培技術,就是把...
2023-06-25
-
四川蒼溪:圓滿春灌 保障摻灌 全力抗旱
水旱從人,從今年4月開始,四川省蒼溪縣水利局就積極強化工作思路,加大蓄水保水,狠抓春灌、摻灌、抗旱用水的調度安排,確保全縣中小型水庫的蓄水發揮效益,為穩糧增產保安提供水源保障。春灌,讓有限的水源發揮作用“我們村屬于有名的旱山村,海拔1000多米,今年富強水庫給我們村放水1.3萬多方,30多畝秧田得到灌溉”橋溪...
2023-06-21
-
紫順祥:“種養”結合走出山區發展新路子
家住云南省華坪縣興泉鎮關塘村的傈僳族紫順祥,勤學習、善琢磨,掌握了成熟的農業生產技術。2019年以來,紫順祥充分利用煙草部門和鄉村振興掛聯單位幫扶修建的水窖、管網、溝渠、道路等基礎設施,多元化發展烤煙種植和肉牛養殖,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成為關塘村農業科技致富的帶頭人。當年初中文化的紫順祥,去煤廠挖煤因...
2023-06-20
-
?湖北宜昌市:積極謀建三峽庫區柑橘特色產業灌區
6月12日,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泄灘鄉的白家河水庫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這個“大水缸”投入使用后,生活在長江邊上的泄灘群眾,聽水響、看水流,人在山上干發愁的缺水狀況將得到極大改變。泄灘鄉享有“中國夏橙之鄉”的美譽,夏橙是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然而這里山勢陡峭,難以涵養水分,種植用水長年依靠從山下抽取。棋盤嶺...
2023-06-19
-
甘肅成縣:山村變水鄉 美景拓富路
芒種時節的到來,吹響了農家夏收夏種忙碌日子的號角。6月10日,在甘肅成縣陳院鎮盧溝村的“旱改水”現場,昔日的小塊旱田變身波光粼粼的大水田,全鎮黨員干部和農民們在水田里來回穿梭,搶抓當前氣溫適宜的有利時機,將一株株秧苗插進田地里,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土地提質,“糧田”變“良田”“今年實施的旱改水項目共4...
2023-06-15
-
浙江省金華市:兄弟鄉鎮結對幫扶奔共富
2022年以來,浙江省金華市部署推進“百鎮共建強基”行動,為全市先發鄉鎮與山區鄉鎮搭建互促共進、幫扶提升的平臺,推動山區鄉鎮村級集體經濟增長。義烏市上溪鎮和婺城區瑯琊鎮積極開展結對幫扶,通過人才“輸血”、項目“造血”、品牌“活血”等“三招”組合拳,促進發展共贏,同心奔共富。人才“輸血”,組織共建強基礎。...
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