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西葫蘆蔓枯病的防治
發病規律與癥狀該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存于干土中或架材上,條件適宜時靠灌溉水傳播蔓延,從傷口、自然孔口侵入,引起發病。當溫度在18℃~25℃,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持水量過大時發病嚴重。特別是開始采瓜時,下部老葉造成大傷口后,大棚內通風不良更易發病。該病主要危害莖蔓和葉片,果實也可受害。莖蔓...
2022-11-28
-
沐川縣全心全力護航魔芋大發展
近年來,沐川縣委、縣政府以全縣現代農業“6+3”產業體系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魔芋產業,聚焦“小魔芋”,譜寫大文章,立足魔芋行業唯獨一家國家級龍頭企業—四川森態源科技有限公司,以打造國家級“玉米+魔芋”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集品種展示、科技引領、農旅融合于一身,示范帶動全縣建成標準化基地1萬畝,成功探索出惠...
2022-11-25
-
興文縣農業農村局四舉措抓好耕肥工作
一、切實抓好耕地質量保護建設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助力解決耕地“要害”問題,保障糧食安全。一是堅持抓好耕地質量監測,按照每10萬畝耕地1個監測點的基本要求,在共樂鎮、五星鎮建成省級監測點3個,在古宋鎮、大河苗族鄉建成市縣級監測點4個。二是繼續抓好耕地質量調查點調查檢測,按照每1萬畝耕地1個調查...
2022-11-23
-
綿陽市三臺縣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助推人居環境提升
農業面源污染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重要任務,也是城鄉環境綜合提質的“隱蔽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城鄉環境綜合提質開展以來,三臺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在指導全縣抓好農村環境整治“五清”的基礎上,認真履行部門主責,聚焦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綠色種養循環、化肥農藥減量、農業環保問題整改等五...
2022-11-21
-
巴中市平昌縣“三個三”加快推進現代農業體系建設
平昌縣圍繞全省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建設,認真落實全市“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產業培育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推進發展方式、投入方式和經營方式轉變,聚力念好“優、綠、特、強、新、實”六字經,建成省四星級茶葉現代農業園區1個、市級園區6個、縣級園區22個。農業產業對縣域經濟貢獻率達...
2022-11-17
-
廣漢市舉辦油菜毯狀苗機械化移栽現場觀摩會
11月7日上午,廣漢市舉辦油菜毯狀苗機械化移栽現場觀摩會。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處二級調研員張曉玲、肖小川,省農機推廣總站、省農機研究設計院、省農科院有關專家,德陽市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梁輝等60余人參會。現場會上,廣漢市新協和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黃剛對油菜毯狀苗機械化移栽技術進行介紹,并現場演示機械移栽過程。...
2022-11-16
-
水稻種植全程化無人作業 內江無人農場啟動測試
11月1日下午,內江市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的農田里,內江長江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林昊拿出手機,登錄無人農場綜合云管控平臺,點擊相應按鈕,一臺掛載著旋耕機的無人駕駛農用拖拉機便自動從路邊開到農田里,按照既定路線開展旋耕作業。這標志著內江首個無人農場開啟投用前的測試工作。“今年10月,我們購買了無人農場云...
2022-11-15
-
中江縣固農業 助振興 鋼鐵“站”士 迎旱出擊
中江縣位于盆地腹部地區,以丘陵地形為主,氣候可謂為十年九旱。為固農業、保振興,我縣切合實際、因地制宜,以繁星遍布實現量變到質變,以“三個立足”成就1680座提灌站之規模、常年1億m3提水量之底線、保灌面積45萬畝之成果,為農業發展、鄉村振興點亮水之源泉。一、立足水利基建保用水作為典型丘區糧油生產大縣,中江縣農...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