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廣安描繪鄉村振興嶄新篇章
日期:2022-12-06 09:33:24
立冬過后,廣安市廣安區各鄉鎮種植的9.4萬畝大豆相繼進入收獲期。在恒升鎮豐樂村大豆種植基地,一串串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的豆莢掛滿枝頭,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忙著搶收大豆,再運到公路上,裝進貨車里。
“豐樂村種植大豆500畝,從11月18日開始,我們每天組織70多名村民搶收。按每畝收獲大豆260斤、每斤大豆3元計算,全村可收獲大豆13萬斤,將為村集體帶來近40萬元的收入。”恒升鎮豐樂村黨支部書記蔣文欽說。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近年來,廣安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通過深入實施“優鎮興鄉”戰略,致力于打造“美麗廣安·宜居鄉村”升級版,積極爭創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市,奮力推進廣安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努力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
農業強
依托萬頃良田?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近日,在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近百名村民正在栽種油菜。“從小地塊變成大地塊,田埂由彎改直,更適宜機耕機播機收。”該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黃紅星介紹,為配套高標準農田建設,該鎮建設了農業服務中心,對10萬畝高標準農田提供農機、種苗、技術等服務。
花橋鎮農民周曉林承包了10萬畝高標準農田中的1600畝,成為當地的“種糧大戶”。“高標準農田能排能灌、機耕機收、旱澇保收。”周曉林說,自己和莊稼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之前種的都是淺丘小塊田地,沒想到現在還能種上像平原地區的大田塊。
廣安市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地塊面積303.4萬畝,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目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280.35萬畝、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148萬畝,全市水稻種植面積199.6萬畝、玉米109.1萬畝、大豆46.5萬畝,全市糧食單產繼續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為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貢獻廣安力量。
11月初,廣安蜜梨果汁罐裝飲料正式亮相,這是廣安市利用廣安龍安柚、鄰水臍橙、廣安蜜梨“三大拳頭產品”新開發的特色飲品。此前,廣安龍安柚果汁、臍橙果酒已經上市銷售,而此次廣安蜜梨果汁罐裝飲料的亮相,也同樣備受消費者青睞。
從賣果子到賣果汁,印證的是廣安市農業轉型發展之路。2021年以來,廣安市全力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促融合,加快糧油、生豬、蔬菜、水果等特色優勢產業全鏈融合發展,促進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前鋒青花椒、岳池米粉、武勝大雅柑等一大批“廣安特產”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農業轉型發展的同時,農業技術水平也不斷提高。眼下,廣安區石筍鎮斜石村利用數字化技術對3000頭湖羊進行智能化管理;“武勝蠶桑科技小院”成為廣安市首個獲國家部委支持建設的科技小院;廣安市首個樓房養豬場在武勝拔地而起,并配備自動飼喂、自動通風控溫、自動噴霧消毒系統。
數據顯示,目前廣安市已建成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個、全國農業產業強鎮6個、現代農業園區50個,糧食產量實現七年連增……廣安市正加速向農業強市邁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實現新提升,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農村美
延伸公共服務?農村成為人們向往的“詩和遠方”
夕陽西下,“百美村宿·溪賢山舍”迎來了一天最美的時段,游客三五成群圍爐煮茶,慢品人間煙火。青石板鋪筑的院壩、裊裊升起的炊煙、田間扛著鋤頭歸來的農人,鴨子們搖搖擺擺回家……一幅靜謐恬淡的鄉村生活畫卷徐徐展開。
誰曾想到,這個位于廣安區大龍鎮干埝村的“網紅民宿”,兩年前還是閑置農房。如何“變廢為寶”?“我們通過整合資源,以租賃方式將閑置農房進行改造,保留了老房子的基礎結構,復原了原有建筑的青磚、青瓦、青石板,并引進公司進行運營管理。現在,這里每天接待游客超過150人次,每年為村集體創收超過30萬元。”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廣安市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明顯——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71%,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5.7%,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實現全覆蓋。廣安還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統籌建設水、路、氣、電、訊“五網”,完善鄉村基礎設施。
在華鎣市祿市鎮涼水井村,庭院干凈整潔,溪水靜靜流淌,田間生機勃勃,村民張富明笑著說:“生活在農村很幸福。”如今,廣安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已建成美麗新村,農村正成為人們向往的“詩和遠方”。
與此同時,廣安市還持續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如武勝縣推動城鄉公交、城鄉供水、城鄉供氣、城鄉供電、城鄉應急一體化,其中,城鄉公交實現23個鄉鎮全覆蓋,206個行政村通公交,計劃2023年底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開行“文化列車”、建設“文化院壩”、實施“千村文化扶貧行動”、啟動鄉風文明“一榜兩評”,“農村美”由內及外……廣安市先后指導各縣(市、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2000余個,不斷提升村民素養,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阡陌縱橫間,廣安這片秀美大地處處煥發生機、充滿活力。
農民富
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帶動農戶過上好日子
嘉陵江一級支流奔流而下,在岳池縣坪灘鎮低坑村突遇基巖塌陷,形成200米寬的低坑大瀑布。循山水之利,造宜人風景。“發展旅游業,讓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低坑村黨支部副書記、鄉村振興專項人才胡秦華介紹,低坑大瀑布生態旅游景區已打造成為集瀑布、花卉觀光、休閑養生、度假娛樂等于一體的鄉村休閑旅游目的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從2019年的19981元增長到2021年的25136元。
眼下正是愛媛“果凍橙”大量上市的季節。近日,在武勝縣飛龍鎮高洞村的“羅果果”果園,橙紅色的愛媛掛滿了枝頭,果農們正忙著摘果裝箱。“今年果子結得好,銷售行情也很好,預計能賣七八十萬元。”該果園業主羅浩笑著說。據了解,武勝還將逐步整合資源,建成集水果采購、物流倉儲、營銷拓展、品牌運營、農業科技于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興旺。近年來,廣安市把產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之策,持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因村施策發展“一村一品”致富產業,累計建設100萬畝優質糧油基地和80萬畝特色產業基地。截至2021年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73家,注冊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682個,認定家庭農場6685個。
選對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百姓。進入11月以來,鄰水縣復盛鎮寶谷山臍橙園業主與村民們一起,對即將進入采摘期的臍橙進行精細管護。“今年果子大小勻稱、色澤鮮亮,價格相比去年略高,年總產值預計在600萬元左右。”鄰水縣柳豐臍橙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躍賢說,等到臍橙豐收時,果園每天采摘臍橙的村民有100多人,也能增加務工收入。
“土地流轉給業主,我們可以更好地照顧家庭,還可以到果園務工,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在寶谷山臍橙園務工的村民陳伏祥說。如今,“鄰水臍橙”通過訂單、電商、直播帶貨等方式,銷往全國各地,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邁上新征程,廣安正向著新的奮斗目標不斷進發,聚力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扎實推進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全力筑牢“三農”發展基本盤,奮力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嶄新篇章。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