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免费-黄色三级电影免费观看-国产com-青青青在线视频人视频在线|www.hblingsou.com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動態

村黨支部書記劉金國:村社一體蹚出“金葉致富路”

日期:2023-01-03 09:58:53

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冕崮前村可謂遠近聞名。在村黨支部書記劉金國的帶領下,該村通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煙葉種植,蹚出一條“金葉致富路”,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戶均收入逐年提高,村容村貌逐步改善,而劉金國蹚“財路”的故事也在當地廣為流傳。
劉金國在查看煙葉大田長勢。
                                                                            劉金國在查看煙葉大田長勢。
認準煙葉種植,走規模生產之路
冕崮前村原本是個窮山村,村里共有260戶、900多口人,村民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除了種植部分中藥材便是到城里打工。
劉金國生在冕崮前村,長在冕崮前村,一直跟土地打交道。自從當選為冕崮前村的支部書記,他便將增加村民收入作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村里沒有工業,劉金國便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琢磨怎樣從黃土地里種出金疙瘩。
為了掌握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劉金國走遍了村里大大小小的地塊;為了了解農作物的收入情況,劉金國訪遍了村里的男女老少。正當劉金國在為“種什么”發愁時,山東濰坊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寺頭煙站的煙技員郝沖找到了他。
“郝沖讓我知道了種植煙葉的好處:一是煙葉收購價格穩定,不像別的農作物價格浮動較大;二是如果有了種植規模,會給村里帶來更多好處。這讓我堅定了發展煙葉種植的決心。”劉金國回憶道。
可當時的形勢是,大部分村民也知道種煙能賺錢,但缺乏種植經驗和技術,擔心種不好煙葉,不如種糧食或丹參“穩當”。到最后,劉金國只發展了5戶煙農,共種植煙葉45畝,離規模化種植還差得很遠。
俗話說:“言傳不如身教。”為了讓村民們看到種植煙葉的效益,劉金國自己率先行動起來,流轉土地30畝全部種植了煙葉。
除此之外,劉金國還找來了村里的幾位種煙“老把式”,和他們一起挨家挨戶做工作,還利用農閑時間在村民活動室辦起了煙葉生產技術培訓班,逐漸打消了村民的顧慮。
在他們的努力下,2019年,冕崮前村煙葉種植面積達到了220畝,交售煙葉3.3萬公斤,煙農收入120多萬元。
從2020年往后,冕崮前村的煙葉種植面積一直穩定在400畝左右。規模化種植的效益也得到了體現。2021年,煙草部門共在冕崮前投入資金400余萬元,為該村建設水池4個,管網2條,密集烤房30座,機井1眼,并新修機耕道路2221米。這一切,極大地改善了冕崮前村的農業生產條件。
“煙草公司幫了我們的大忙,這山上的路和水都方便了,不管種什么都不用再肩挑人抬了。”村民張志榮笑著說,“村民們都說,大力發展煙葉生產,是‘進對了廟門拜對了神’。”
壯大村集體經濟,走共同致富之路
當規模化種植初見成效時,新的問題又擺在了劉金國面前。
2021年的一天,村里的李紅梅老人找到了劉金國。70多歲的她有兩個兒子,常年不在家,老伴臥床多年,她看到村民們靠種植煙葉賺了錢,自己雖有5畝地卻因沒有勞動力而種不了煙葉,于是來請劉金國想想辦法。
這一情況讓劉金國重新審視起村里的煙葉種植。村民種煙都是“各自為戰、單打獨斗”,不僅技術水平低,而且收入少,一旦家里有事或外出打工,還會誤了農時。另外,村里想要改善村容村貌,卻又拿不出太多錢。如何才能兩全其美呢?
當晚,劉金國就組織村委會的成員開會。在會上,劉金國說:“目前煙草公司協調咱們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建設了‘彌河源·金色河谷’產業綜合體,咱們也規劃在其中,我們有種植烤煙和中藥材的經驗,我想通過成立村辦合作社,將咱們的土地流轉入村集體,再由村集體將土地轉包給村辦合作社,咱們村民可以進行自愿種植或者打工分紅,保障規模效益的同時還能帶來紅利。”
寺頭煙站站長馬強(左)與劉金國在煙田開挖排水溝。
                                                         寺頭煙站站長馬強(左)與劉金國在煙田開挖排水溝。
就這樣,在劉金國的帶領下,冕崮前村的煙葉種植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村集體承包170戶村民的300畝土地,成立煙葉種植農場。同時,由村民推選出何興華等4名種煙技術高、扎實肯干的黨員為農場管理員;而村民則成了工人,到煙葉移栽、植保、采收、烘烤等生產環節時,干一天就有一天的工資。
為了讓村民吃下“定心丸”,在村民大會上,劉金國鄭重作出了承諾:“種煙的投入全由村里來出,大家的地錢和工錢保證一分錢不少,要是虧了就算我的,要是賺了就是村集體的,我一分也不會拿!”
在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下,冕崮前村煙葉生產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一年,村集體的賬上多了19.93萬元,這全是種煙得來的純收入。
在村里,李紅梅老人說道:“現在可好了,我的5畝地不用自己管,每年村里都能分給我3000多元錢。而且,我雖然干不了重活,劉書記也特別照顧我們,一有輕快活就叫著我們,一天能賺70多元錢。”
煙葉種植讓村里有了錢,冕崮前村便把這些錢投在村里的公益事業上。修整了5條大街和6000多米機耕道路,安裝了100多盞路燈,逢年過節為村里的老年人送上慰問品……
在冕崮前村的政務公開欄上,村里的支出明細賬,明明白白記載著支出的時間、事項和金額。對于劉金國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做法,村民們都豎起了大拇指。
推廣先進技術,走科技創新之路
不光經營模式搞得好,在先進技術的落實推廣上,劉金國也毫不含糊。
每當有新的生產技術方案印發,劉金國都會向郝沖要一份。劉金國經常說,得先自己學好吃透,才能抓好生產,才能帶領大家多賺錢。新技術推廣時,劉金國也會積極按照技術員的要求落實到位。
臨朐西部有上部葉采烤期間溫度高、光照充足,光熱同步,上部葉發育好、香韻物質積累多等優勢,而冕崮前村種植的烤煙具有典型的臨朐西部山區煙葉風格特色,為此,2020年臨朐縣局(分公司)選取冕崮前村開展上部煙葉充分成熟采收試驗示范。
劉金國在試驗示范煙田設置標識。
                                                                         劉金國在試驗示范煙田設置標識。
為確保項目開展順利,劉金國拿著上部煙葉成熟開發技術手冊“啃起來”,從成熟水澆灌、上部煙葉成熟采收標準、烘烤工藝等多個方面仔細研究,并且在煙田里做起了“協助指揮員”,“老何,技術標準上提到要在上部葉正常成熟后,再推遲7~10天采收,我覺得還可以再等等,充分成熟嘛!”
技術做保障,煙農強管理,當年冕崮前村上部煙葉充分成熟采收項目面積220畝,煙農增收38.5萬元。
土壤水分對煙株的生長發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水分供應是有效調控煙葉產量和質量的主要手段。對此,2022年臨朐縣局(分公司)加大煙田節水滴灌設施利用。滴灌的安裝需要鋪設主管、支管和滴灌帶,其中主和支管主要安裝在地頭,滴灌帶鋪設在煙壟,但是由于滴灌材料費用逐年增加,臨朐山區地形導致材料需求比平原地區增加20%以上,每畝安裝成本在70元,影響到煙農的安裝積極性。“如何減少滴灌材料,降低安裝成本是保障煙農使用積極性的關鍵。”在滴灌安裝前,劉金國就開始考慮。
針對臨朐山區地形地貌特征,他結合煙田及水源實際,改進安裝流程,將主支管合二為一,每個滴灌帶安裝開關,節約了材料成本,提高了滴灌效率,解決了費用高,安裝程序復雜等問題。通過將主支管合二為一,每壟煙田毛管與支管連接處安裝開關,滴完一塊地關閉開關,靈活掌握出水量,節約了閥門、三通等零部件。
“采取主、支管合并安裝,加快了安裝進度,煙農認可度得到大幅提升,經過安裝后成本核算,每畝滴灌安裝成本減少28元。”劉金國邊算賬邊說道。
“滴灌時間要把握好,尤其是在大田旺長期要做到滴足滴透,確保壟面水分充足,減少因滴灌不均勻導致的病害發生。煙葉需要輪作,現在我們要調整明年煙葉生產的地塊,滴灌設施的規范也要一并跟上,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有好的效果。”劉金國說道。
看著劉金國忙碌的身影,我們堅信他的這條“財路”必將越走越寬。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24小時免費咨詢:1838016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