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建三江分公司書寫優“糧”答卷
日期:2023-06-29 09:30:12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黨委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以選準“課題”、摸清“問題”、精準“解題”破局,確保調查研究更深入,讓推動發展成果更顯著,在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上書寫優“糧”答卷,讓端穩“中國飯碗”底氣更足。
聚力實施科技創新
建三江分公司科技創新先行不斷探索實踐,堅決扛起“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的重任。
在七星農場有限公司張景會的水稻田里,自動灌溉、智能葉齡診斷等高科技設備和技術老張用得得心應手?!敖衲甏禾?,通過衛星導航、無人駕駛,不僅節省了人工,而且提高了作業標準和作業效率?!睆埦皶叹G的稻田,樂呵呵地算著經濟賬。
作為全國科技示范戶,張景會還依托物聯網平臺建設、發揮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優勢,自創高端稻米品牌“景會御香”,在產品內涵上注入“寒地黑土、江水灌溉、生態安全、專用品種”等品牌概念,并和兒子在山東開了一家稻米直營店,累計自產自銷優質大米100余噸,實現凈利潤30余萬元;同時他還帶動周邊種植戶利用快手、抖音平臺銷售大米500余噸,純利潤增加150余萬元,帶動廣大種植戶駛入致富快車道。
建三江分公司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不僅是農業科技研發推廣地,更是農業科技人才茁壯成長的“蓄水池”。
“通過實施‘農藝農機農戶結合、良種良法良田配套’的技術試驗示范,累計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29項,增強了農戶的科技意識、標準種植意識和科技種田水平,創新推出了三江地區寒地水稻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模式,使水稻的平均畝產由原來的500公斤左右,提高到目前的620公斤左右。”七星農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少波介紹說。
持續完善黑土保護“三江模式”
“我們建立黑土地保護示范區,設置75個永久土壤監測點,為開展黑土地保護研究提供數據依據。同時,落實測土配方施肥、水稻側深施肥、旱平免攪漿、旱田輪作等保護性措施,大力開展侵蝕溝治理?!卑宋寰呸r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尹顯洪介紹說。八五九農場有限公司作為烏蘇里江畔的一顆璀璨明珠,與省黑土保護利用研究院進行深度合作,堅決守住黑土耕地數量和質量“雙紅線”。
為保護好“耕地中的大熊貓”,守住這份得天獨厚的糧食豐產底氣,七星農場有限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工作者們不斷探索優化黑土地保護的路徑和模式,走遍農場120多萬畝農田的每個角落,每年行駛里程超過1萬公里,對1萬多個土壤樣品進行檢測分析,建立了以“控氮、降磷、增鉀”為核心的水稻施肥模式。探索形成的以水稻秸稈翻埋、旋耕和打漿還田為主的黑土地保護“三江模式”在全國推廣。
建三江分公司在各農場有限公司同步推進耕地保護利用“田長制”改革,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向末端延伸,采取工程、農藝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方式,旱田實施以輪作換茬、改革耕作方式和秸稈還田為主要內容的黑土地保護措施,配合應用推廣深松和淺翻深松技術;水田通過合理耕作、改良土壤、施用有機肥、稻草還田等措施培肥地力,保持合理耕層,推廣旱平免攪漿、衛星平地、激光平地作業,保持稻田平整,切實筑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根基。
建三江分公司以科技為支撐,落實“六個替代”和“六個全覆蓋”,施用有機肥113.2萬畝;秧田100%雙調酸,農業固體包裝廢棄物集中回收處理率達到95.5%以上,通過用養結合、綜合施策,讓黑土地逐年“厚”起來,為守好“黑土糧倉”提供堅強科技力量。
文章轉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