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體化提單產 | 遼河平原中部玉米寬窄行淺埋滴灌技術模式
日期:2025-05-09 09:11:55
一、技術概述
在遼河平原中部采用寬窄行淺埋滴灌技術模式,以水肥一體化為核心,通過保護性耕整地、種子精準包衣、寬窄行種植、導航單粒精播、滴水出苗、精準化控、滴灌水肥精準調控、病蟲草害防控和機械精準收獲九大核心技術,實現玉米大范圍、大幅度提單產,產量可達900~1200千克/畝。并協同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顯著增強了玉米生產力,兼顧生態、社會效益。
二、整地播種與管道鋪設
(一)整地
采用保護性耕整地,以110厘米的大壟栽培為核心,壟上種植雙行玉米,小行距40厘米,壟間大行距70厘米。
(二)適期播種
在5厘米地溫穩定超過 10℃時播種,播種應選用帶衛星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的拖拉機和單粒精量播種機,能一次完成施肥、播種、鋪滴灌帶、覆土、鎮壓作業。種子播深3~4厘米,種肥需深施在種子側下方6~8厘米處。
(三)管道鋪設
根據水源位置和地塊形狀的不同,主管道鋪設方法主要有獨立式和復合式兩種。獨立式主管道的鋪設方法適合小面積滴灌;復合式主管道的鋪設可進行大面積滴灌,要求水源與地塊較近、田間有可供使用動力電源的固定場所。支管的鋪設形式有直接連接法和間接連接法兩種。直接連接法投入成本少但水壓損失大,造成土壤濕潤程度不均;間接連接法具有靈活性、可操作性強等特點,但增加了控制、連接件等部件。支管長度在50~70米時滴灌鋪設作業速度與質量最好。滴灌帶鋪設在壟間,淺埋3~5厘米。
(四)科學增密
選擇耐密玉米品種,可將種植密度從4000株/畝提升至5000株/畝以上,條件好的耕地可提升至6000株/畝。
三、水肥管理
(一)滴水齊苗
播后48小時內滴水保證齊苗。
(二)水肥管理
根據磷肥基施、氮肥后移、適當補鉀,氮肥少量多餐分次追肥原則,優先選用滴灌專用肥或其他水溶肥。根據玉米水肥需求規律,按比例將肥料裝入施肥器,隨水施肥。基肥施入氮肥的20%~30%,磷、鉀肥的50%~60%,其余作為追肥隨水滴施,基施選擇復合肥料(12~18~15或相近配方),施用 15~20千克/畝。
(三)灌溉施肥制度
出苗至拔節期蹲苗,根據降雨和土壤墑情確定灌溉量和灌溉次數,全生育期灌溉追肥4次。如果雨水較好、土壤墑情適宜,畝滴水8~10立方米,把肥料帶走即可;如遇干旱,可滴水20~30立方米/畝。畝追肥量拔節期6千克/畝(折純,N~P?O?~K?O為2~2~2),大喇叭口期5千克/畝(N~P?O?~K?O為3~1~1),抽穗開花期5千克/畝(N~P?O?~K?O為3~0~2),灌漿期3千克/畝(N~P?O?~K?O為1~1~1)。
四、化學調控
化學調控于玉米6~8葉展開期開展,在第一次滴灌水肥之前進行,兩項作業間隔應大于3天,協同實現控旺與促長雙重目的。對玉米畝保苗超過5000株的地塊,選用已登記的專用生長調節劑,如胺鮮?乙烯利、矮壯素?乙烯利、乙烯利、抗倒酯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用量和濃度配制藥液。
五、其他配套措施
(一)病蟲草害防治
玉米螟和葉部病害防治。在大喇叭口期之后至抽雄前和吐絲后15~20天,應用無人機各預防一次,畝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康寬)10毫升和18.7%丙環?嘧菌酯(揚彩)50~70 毫升,兌水30~40千克噴霧。
莖腐病和穗粒腐病防治。在大喇叭口期之后至抽雄前,用5%菌毒清水劑6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兌水800倍液噴霧,也可采取殺蟲、殺菌和葉面肥“一噴多防”。8月中下旬可采用“一噴多促”。
(二)秸稈還田
在回收管(帶)后,將秸稈粉碎翻埋還田,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結構。秸稈翻埋還田時,耕深不小于28厘米,耕后耙碎、鎮實、整平,消除因秸稈造成的土壤架空。秸稈量大的地塊可將一部分秸稈打捆作飼草料。
六、應用案例
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五峰鎮采用寬窄行淺埋滴灌技術模式,畝保苗5500株,一次性完成導航底肥施用、精準播種、滴灌帶鋪設,玉米生長期開展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化控防倒、水肥一體化追肥4次,平均畝產達到1000千克,畝增產200千克左右。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