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免费-黄色三级电影免费观看-国产com-青青青在线视频人视频在线|www.hblingsou.com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動態

水肥一體化提單產 | 半干旱區秸稈深翻還田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

日期:2025-05-12 09:38:36

一、技術概述

半干旱區秸稈深翻還田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以玉米秸稈還田培肥土壤+水肥一體化精準調控為核心,集成優良玉米品種、增密精量播種、化控防倒及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有效破解了西部半干旱區玉米生產季節性干旱、土壤瘠薄、水肥利用率低、穩產性差、增產緩慢等問題,是半干旱區玉米單產提升的一項先進技術模式。

該技術模式適用于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的我國東北、西北半干旱地區。根據地力與施肥水平,目標產量可達到12000~15000千克/公頃。經5年百畝至萬畝大田示范,平均增產3000千克/公頃。

二、整地播種與管道鋪設

(一)精細整地

1.機收粉碎秸稈

采用玉米收獲機收獲的同時粉碎秸稈,再用秸稈還田機進一步粉碎,粉碎長度≤15厘米,均勻覆蓋于地表。

2.加快秸稈腐熟

為促進秸稈腐解,在經過二次粉碎的秸稈上,施入干秸稈重量0.5%~1%的尿素(100~150千克/公頃);有條件的,噴施秸稈腐熟劑,施用量按照產品說明書。

3.秸稈翻埋

采用柵欄式液壓翻轉犁(配套拖拉機>140馬力)進行深翻作業,翻耕深度25~35厘米,將秸稈翻埋至20厘米土層以下。

4.碎土重鎮壓

根據土壤墑情,適時采用動力驅動耙或旋耕機進行碎土、重鎮壓作業,防止失墑和風蝕。

(二)適期播種

選擇經審定的耐密、抗倒伏、綜合性狀優良的玉米品種。當5-10厘米耕層地溫穩定通過8~10℃時播種。

(三)管道鋪設

根據水源位置和地塊形狀設計田間管道,鋪設干管長度≤500米、支管長度70~90米、支管間距100~120米、滴灌管(帶)長度50~60米。采用淺埋滴灌生產方式,寬窄行大壟雙行平播,一次性完成施底肥、播種、鋪管、覆土作業,將滴灌帶鋪在窄行內,滴灌帶上覆土2~4厘米。

(四)科學增密

低肥力地塊種植密度7.0萬~7.5萬株/公頃,高肥力地塊種植7.5萬株~9.0萬株/公頃。

三、水肥管理

(一)滴水出苗

播種后及時滴出苗水,滴灌量為150~250噸/公頃,保證玉米出全苗。

(二)水肥管理

依據玉米需水、需肥規律,在玉米不同生長階段,將水分和養分精確輸送到玉米根部,實現“水肥同步、少餐多次”。

1.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遵循自然降雨為主、補水灌溉為輔。自然降雨與滴灌補水相結合,灌水次數與灌水量依據玉米需水規律、土壤墑情及降雨情況確定。實行總量控制、分期調控,保證灌溉定額與玉米生育期內降雨量總和達到500毫米以上。

2.養分管理

養分管理采用基施與滴施相結合,有機肥及非水溶性肥料基施,水溶性肥料分次隨水滴施。磷、鉀肥以基施為主、滴施為輔,氮肥以滴施為主、基施為輔。實行總量控制、分期調控,氮(N)220~240千克/公頃、磷(P?O?)70~90千克/公頃、鉀(K?O)80~100千克/公頃,追肥隨水滴施3次。

(三)灌溉施肥制度

在實際生產中,滴灌施肥受肥料種類、地力水平、目標產量等因素影響,需要因地制宜。下表為滴灌水肥一體化配施方案。

四、化學調控

對于種植密度超過75000株/公頃的農田,在6月末7月初,8~9葉展開期,噴施“噸田寶”“玉黃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增加秸稈強度,控制植株高度,預防玉米密植栽培引起的倒伏。

五、其他配套措施

(一)病蟲草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相結合的綠色防控技術,降低病蟲草的危害,保證玉米生產安全。

(二)機械收獲

在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量<28%時進行收獲,最佳籽粒含水量以20%~25%為宜。田間損失率<2%,苞葉剝凈率>85%,籽粒破碎率<1.5%。

六、應用案例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贊字鄉山成玉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應用半干旱區秸稈深翻還田水肥一體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增產效果顯著。2022年合作社比分散經營的農戶增產164千克/畝、增收23.8%;2023年10月19日,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組織專家現場測產,水肥一體化高產競賽樣板田畝產達到1000.45千克。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必刪


24小時免費咨詢:1838016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