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
6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6月份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全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超過10億畝,耕地灌溉面積發展到10.8億多畝,顯著增強了農業生產的抗旱防澇減災能力。截至去年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3%。同時,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將于7月下達。發布會指出...
2025-06-27
-
河南汝南:厚植“三農”發展沃土 繪就鄉村新畫卷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河南省汝南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不懈夯實“三農”基礎,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據了解,2024年,汝南縣全年糧食總產量16.8億斤,同比增長4%;新增家庭農場77家,新建...
2025-06-25
-
水肥一體化提單產 | 渭北旱塬集雨蓄水補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
一、技術概述渭北旱塬地跨陜西省渭南、咸陽、寶雞、銅川、延安5個地市,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冬、春、伏旱易發生,是關中地區的“旱腰帶”。渭北旱塬集雨蓄水補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集成了溝塘集雨、水窖/水池蓄水、冬小麥基肥分層條施、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關鍵技術,有效解決冬小麥生長季階段干旱嚴重制約單產提升的問題。...
2025-06-23
-
山東省禹城市梁家鎮:金“蒜”盤響徹全國
眼下,山東省禹城市梁家鎮1萬畝大蒜已收獲完畢,進入晾曬環節。今年,梁家鎮特邀國家和省級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實地進行技術指導,并針對目前面臨的發展瓶頸,指明了攻關方向。在科技力量和先進經營理念的加持下,梁家鎮通過推廣引進新品種、提升產業附加值、構建“產供銷儲加”一體化體系,走出了一條以特色產業帶動...
2025-06-20
-
水肥一體化提單產 | 河西灌區制種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
一、技術概述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是當前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最佳技術。水肥一體化可借助壓力灌溉系統(或地形自然落差),將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按土壤養分含量及作物種類的需肥規律和特點,與灌溉水一起配兌成肥液,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供肥,把水分、養分定時...
2025-06-18
-
水肥一體化提單產 | 北方農牧交錯區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
一、技術概述該技術模式以水肥一體化為核心,配套合理密植等技術,旨在解決北方農牧交錯區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問題,促進該地區高效利用光溫資源,進一步提高春玉米單位面積產量。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實現畝收獲穗數5500~6000穗,穗粒數600~700粒,千粒重330~350克,單穗粒重170~200克,畝產1000~1200千克,畝產提高...
2025-06-16
-
為高標準農田插上“智慧的翅膀”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迅猛發展,各地開始探索數字技術和智能裝備、農田建設的融合應用。在筑牢糧食安全根基的基礎上,部分建設成效突出的高標準農田正以漸進式、探索性的姿態,率先邁出智慧化轉型步伐,走出了一條從基礎建設向智能升級的梯進式發展之路。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命根子。建設高標準農田是...
2025-06-13
-
水肥一體化提單產|山東設施茄果類蔬菜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
一、技術概述設施茄果類蔬菜(如番茄、辣椒、茄子)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有助于實現節水控肥、提高作物品質與產量。統計數據顯示,滴灌施肥可使蔬菜增產約10%,使水分生產效率與肥料生產效率分別提高20%和30%左右。二、整地定植和管道鋪設(一)整地和管道鋪設宜采用起壟栽培的方式,在無立柱的溫室內,為方便機械化操作...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