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舉辦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外業調查技術觀摩會
日期:2023-09-19 09:06:00
9月15日,由北京市海淀區三普辦主辦的海淀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外業調查技術觀摩會在上莊鎮西馬坊村、梅所屯村等地舉行。來自國家三普辦外業工作組、北京市三普辦、國家外業調查技術組、海淀區三普外業質檢組和外業技術團隊等50余名管理和技術專家參加了活動。
在技術觀摩會啟動儀式上,海淀區土壤三普主管負責同志就該區土壤三普工作進展、亮點特色進行了介紹;海淀區京西稻保護區負責人就京西稻種植歷史和種質資源保護情況進行了介紹;國家外業調查技術專家對海淀區土壤類型形成、分布及發展進行了專業解讀。外業采樣持證技術人員,依據國家外業調查規范要求,在市級質檢專家指導下,高效完成了表層土壤樣品采集工作。
剖面采樣技術觀摩活動在上莊鎮梅所屯村開展。技術人員在對土壤剖面進行精修基礎上,由國家土壤三普外業工作組、外業技術組專家、北京市技術指導專家組成聯合評審組,對剖面點的土壤發生層進行診斷分層、剖面描述和命名。觀摩會所在的土壤圖斑在“二普”時種植水稻,被命名為水稻土土類,淹育水稻土亞類,受平原造林、農業灌溉水壓縮等因素影響,先改為林地,后恢復為旱地,二十多年來土壤類型已發生根本變化。經專家評審組討論,認為該土壤應調整為潮土土類,濕潮土亞類,濕潮壤土屬,壤質底姜濕潮土土種,土族為壤質混合型溫性—普通砂姜潮濕雛形土。外業技術人員依據規范要求,采集了整段剖面和土盒樣品,以及分層樣、容重樣等。專家組就剖面樣的采集要點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講解。采樣隊伍扎實的知識儲備、訓練有素的外業采樣技術,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與肯定。
在觀摩研討環節,專家組圍繞因旱改水、水改旱、建設用地復墾增綠復耕等引起的土壤類型變化及有關命名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為全面完成內外業技術成果提供了指導。
海淀區三普工作涉及201個土壤表層樣點采集和6個剖面樣點描述和取樣。截至目前,共調查表層樣點168個,完成全部樣點的84%;完成3個剖面樣點采集與描述工作;除完成市級規定動作外,海淀區還立足當地特色開展京西稻和玉八達杏兩個土特產適宜性評價專題、土壤生物多樣性調查專題等特色專題研究工作,為開展優化土特產的適宜性布局及提升土壤健康水平,提升海淀區農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提供了一手數據基礎。
文章轉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