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免费-黄色三级电影免费观看-国产com-青青青在线视频人视频在线|www.hblingsou.com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NEWS INFORMATION

首頁>>新聞資訊>>行業動態

良田沃土繪“豐”景——新疆庫車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生動實踐

日期:2024-01-10 09:18:49


嚴寒冬日,新疆庫車廣袤田野,林帶環繞、道路相通、渠道相連、連片成方的萬頃良田,經過秋翻冬灌等精細管理,正積聚能量、蘊藏生機,為來年豐產豐收孕育著希望。

近年來,新疆庫車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為提高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夯實根基。

土地整合,團結村走上宜居宜業宜游之路

2023年12月31日,在庫車市齊滿鎮甬庫團結村,村兩委干部正在商議春節前村里分紅事宜。2023年,甬庫團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38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28860元。今年計劃分紅150萬元,其中土地收入分紅140萬元。

甬庫團結村黨支部凝聚力、帶動力強,群眾團結互助氛圍濃厚,是一個群眾致富創業積極性高的民族村落。村里有耕地1.5萬畝,人均耕地7畝。主要種植棉花1萬畝,小麥3800畝。村黨支部書記孫志寶介紹,團結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三年來持續增長,得益于近年來高標準農田的建設。

建設智慧農業,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益。在上級相關部門指導下,今年10月,甬庫團結村農田智能節水灌溉系統建設完成,全村整體實現了農田灌溉自動化、智能化、節水化和高效化。

“種田不需要下地灌溉,以后在磅房和手機上便可操控了。”團結村種植大戶王海燕說,過去種田,面朝黃土背朝天,從春耕到秋收,幾畝地忙活一家人,僅能維持生活。如今一個人就能管好200多畝地。

六十年前,團結村村民憑著一腔熱血,憑著一把把鐵鍬、坎土曼,憑著一雙勤勞的手,將沙包地變成農田。隨著拖拉機、無人機等農用機械的投入使用,生產效益有了提升,但干旱缺水、大小不一又分散的田塊,依然制約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近年來,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施,在村黨支部動員下,根據村民自愿原則,村內9000畝土地都交給了村里種植大戶管理,形成化零為整的集約化管理。小塊地變成了大條田,水利設施、防風林帶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開展全程機械化作業、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發展現代農業創造了條件;灌溉從大水漫灌到滴灌,節水蓄水調水,水資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團結村棉花籽棉畝產由過去的300多公斤增加到490公斤,小麥畝產由過去的300公增加到700公斤。土地流轉費用由以前的幾十元,如今增長到900元,喜歡外出務工或做生意的村民土地流轉后,家庭實現了多元化增收。

王海燕從最初種植棉花100畝增加到800畝,她籌措資金平整土地,安裝滴灌設備,培肥地力、蓄水保墑,第二年種棉收入就增加了一倍。

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甬庫團結村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土地整合集約化管理,實現了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采收、統一出售,降低了生產成本。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把生態涵養、田園生態改善和鄉村旅游有機融合,變田園為公園,吸引眾多游客觀光。2023年12月,甬庫團結村被評為“地區鄉村旅游重點村”。

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孫志寶表示,團結村將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契機,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現代化,讓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糧棉增產,全市闊步邁向鄉村振興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家的生命線,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破田埂、科學規劃路、林、渠,減少了非農占地,增加了耕地面積,庫車市糧食作物畝增產15%左右。齊滿鎮甬庫團結村是全市鄉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縮影。

“高起點”規劃布局。庫車市優先在基本農田保護區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安排干部群眾積極性高、地方投入能力強的鄉(鎮)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群眾參與,在項目選址過程中,尊重群眾意愿,項目區地塊經群眾同意并簽訂征求意見函后,納入設計范圍。同時暢通監督機制,壓實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中,施工、監督、管護等各級責任。

庫車市有292.71萬畝耕地,是全國商品糧、優質棉種植大市之一。近年來,庫車市堅持“百畝起步、千畝規劃”的原則,探索完善“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通過申請地方債、新增土地收益等多種方式,引導農戶、合作社、企業等生產經營主體自發平整土地,依托上級項目資金配套建設高效節水農田,修建防滲渠、量測水設施 ,建設水利信息化系統,修建機耕道路,配套防護林網,架設輸變電線路,為落實新增糧食種植任務,促進糧食產能提升夯實了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平整土地116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88.62萬畝。2023年實施高標準農田智慧農業信息化建設面積14.89萬畝。

伴隨高標準農田建設,庫車市大力推廣小麥高產示范田、優質棉基地、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田等高標準示范農業。通過良種、良田、良法、良機綜合施策,全力攻關糧食穩定增產,為鞏固糧食產能、推動糧食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2023年,齊滿鎮勝利村小麥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達768公斤,比往年提高了20公斤。勝利村的1200畝高標準農田,小麥全部突破了700公斤的目標;2023年全市小麥平均單產479.31公斤,較去年增加5.17公斤;全市棉花平均籽棉單產349.17公斤,較去年每畝增加10.78公斤,平均皮棉單產147.54公斤,較去年每畝增加5.01公斤。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實現了“田成方,樹成網,路相連,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化農田格局。庫車市農業農村局大力開展滴灌系統管理指導服務、推廣優良品種、高產創建、水肥一體化、滴灌等關鍵技術措施。與自然資源、水利、林草等部門形成合力,選派土肥專家組,開展新增合法未利用地現場核查、指導服務,提出土壤改良方案、擴種方案和糧食生產技術服務方案。同時,強化氣象、供銷部門合作,統籌推進,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全年氣象預測預警、用水調配和技術服務,保障新增糧食種植任務高質量完成。

2023年以來,庫車市還成立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專班,形成“政府領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領導管理機制,扎實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摸排整改問題,不斷夯實糧食和農業穩產豐收基礎。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一環,更離不開關鍵技術人才的培養。積極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現代農民,庫車市先后有2291名農民參加了培訓,按照種植業、養殖業、農業機械化、農業經營管理、農村能源、農業環境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方面重點考察業績貢獻、經濟社會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先后有100名農民技術人員通過職稱評審,被評定為技術員以上職稱的農民技術人員。

萬頃良田筑根基,讓每一寸農田成為豐收的沃土。庫車市上下一盤棋、勠力同心,正朝著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目標闊步前進。

                           文章轉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



24小時免費咨詢:1838016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