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來黃河水 豐饒我糧倉 一個山西糧食種植家庭農場的春澆 來源:中國農網 編輯:暴佳然 作者:吳晉斌 2024-04-0
日期:2024-04-07 09:37:52
清明剛過,正是山西晉南糧倉冬小麥春澆好時節。這些天,運城市河津市僧樓鎮張家堡村的家庭農場主張建剛,一直在地頭關注著小麥的生產情況,隨時準備讓自家500畝地喝好春天“第一口水”。
3月11日,張建剛家庭農場所在的山西省禹門口灌區春澆工作啟動,山西省禹門口引黃水務集團的190余人舍棄了與家人團聚的節假日,晝夜巡查守護奮戰在灌溉一線,挑起了水務人的糧食安全擔當。
“用上黃河水之后有兩大好處,灌溉費用大大節約,糧食產量大大提升,種糧食賺大錢不再是夢。”張建剛說。
2011年,山西省禹門口引黃干渠張家堡段開始穩定過水之后,張家堡村的能人張建剛看到了新的商機。辭別了以前從事的運輸行業之后,2012年,張建剛在禹門口引黃干渠的渠道兩側陸續流轉當地村民承包地200余畝,從事起了冬小麥、夏玉米的一年兩茬糧食種植事宜。
此后,在黃河水的滋養之下,張建剛的糧食種植營生一路向好,逐漸擴大了500畝的規模化種植。2017年,張建剛注冊成立了家庭農場,成為河津市規模最大的家庭農場,2022年,該家庭農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稱號。
“我的今天離不開禹門口灌區的大力支持和貼心服務。”據張建剛介紹,2018年,禹門口灌區對渠道兩側的臨提泵建立一泵一牌一戶一票制度,對用水戶主動上門注冊登記、核定用量、測試流量,全力滿足農民灌溉需求,徹底打破了制約糧田豐收的水瓶頸,筑牢了糧田實時用水的水保障,每年5次灌溉,其中小麥3次,玉米2次,實現了家庭農場糧田用水的應澆盡澆。另據了解,禹門口灌區覆蓋晉南400多個村莊,農業用水戶11萬個。
“張家堡村的耕地是呂梁山洪積扇坡地,土壤保墑能力差,農田地埝高,畝均用水量很大,大約需要100方,以前用井水灌溉,成本高,一畝地澆一次平均下來需要100元,成本高不說,還可能造成地下水超采的政策風險,并且,每年只能種一茬小麥,收成也只有500斤左右,完全是入不敷出,我們種糧食就不劃算。”張建剛說,“引入黃河水后就不一樣了,每年種兩茬,一季冬小麥、一季夏玉米。禹門口引黃水國家優惠幅度大,每方水水費只要兩毛五,加上發電機、雇傭人員等費用,一畝地的用水成本只有40元左右,比以前節約60多元,每年小麥畝產1000斤左右,復播玉米畝產1600斤左右,每畝毛收入3000多元。”
據了解,張建剛現在以每畝500元左右的價格對本村土地進行流轉,加上每年種糧的生產資料等投入,每年投入100萬元,種糧凈收入可超過50萬元。
“有了水保障,咱種糧食的底氣就硬,咱家庭農場的示范性就強,越來越多的農民對種植糧食的信心足起來,下一步聯農扶農擴大家庭農場的種植面積可能會提速。”張建剛說。
“堅持人民至上理念,為張建剛這樣的糧農提供水保障,讓種糧也能致富,從而吸引更多農戶躋身規模化種植,就是把糧食安全主動權牢牢掌握在中國人手里的切實體現。今年晉南糧倉的春澆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為糧農提供灌溉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升。”山西禹門口引黃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效敏介紹說。
文章轉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