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雙龍村集體經濟尋“路”記
日期:2024-04-16 09:15:03
“云龍縣雙龍村雖然地處大理州,但它沒有蒼山洱海,也沒有風花雪月,有的是山高谷深、山路蜿蜒。這里的自然生態條件,其實更像鄰近的怒江州。”駐雙龍村第一書記仝斌向記者介紹道。
仝斌是云南省生態環境廳的一名干部,2023年5月與同事一起來到了雙龍村開展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并擔任第一書記。駐村伊始,雙龍村基礎條件較差,村集體經濟薄弱等問題便擺在駐村工作隊面前。村集體“沒錢”,怎么謀發展呢?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商量后,決定將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幫扶工作的首要任務。
明確了工作重點,做些什么卻成了問題。為此,駐村工作隊與雙龍村“兩委”多次組織召開由村里黨員、致富帶頭人、鄉賢能人參加的院壩協商會,集思廣益。“我們必須確保要干的事情既契合云龍縣產業發展規劃,又契合雙龍村地方實際,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起好步、能發展、出效益”,大家圍繞這個思路紛紛建言獻策。
除了會上討論,駐村工作隊工作之余也沒有閑著,作為鄉村產業的“門外漢”,還要做好調查研究,吃透市場行情、相關政策才能確保“找對路子”。通過走訪摸排發現雙龍村家家戶戶都養殖家禽、家畜,起初大家也考慮過成立養殖合作社,開展本地黑毛豬養殖的方案。可進一步調研卻發現,由于雙龍村地處偏遠,運輸成本較高,同時在村上想聘請有專業技術的養殖人員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加之近年來生豬價格波動大,養殖的方案并不適合雙龍村。
“養殖干不成,那就在種植上找出路。我們村一直以種植養殖為主要收入來源,地處山區土地就成了我們最豐富的資源。”雙龍村黨總支書記李明旭說。云龍縣是大理州國土面積最大的縣,僅雙龍村就擁有耕地4000多畝。同時雙龍村日照充足,氣候適宜,降雨充沛,這也成了雙龍村發展種植業的得天獨厚優勢。
通過充分調研論證,工作隊與村“兩委”最終決定成立種植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運用新型綠色種植技術,探索發展適度規模種植。同時,駐村工作隊向省生態環境廳爭取到了50萬元資金,用于幫助雙龍村集體經濟尋“路”。
但種什么呢?仝斌告訴記者:“通過借鑒周邊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幾個村的經驗并請教省農科院專家后,我們初選了白蕓豆、工業辣椒、烤煙三種作物,但很快發現我們村的海拔、氣候條件并不適合種植白蕓豆。”白蕓豆的種植之路就此打斷。工業辣椒雖是云龍縣近兩年產業融合發展,拓展經營性收入來源的不錯選擇,但也存在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并且雙龍村目前種植規模還較小,還處在試種階段。最后一個是烤煙。烤煙一直是雙龍村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種煙能手。2023年,全村烤煙收入超過2000萬元。
有了這樣的比較與考量,種什么的思路漸漸清晰起來。
為此村里再次召開院壩協商會,烤煙是雙龍村最有“底氣”的產業,價格相對穩定且預期收益較好,村集體經濟以烤煙為路子的同時還可以為農戶開展種植培訓,并示范推廣新型種植和灌溉技術,實現烤煙產業提質增效,并在全村先行探索“烤煙+”輪作模式。通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種植烤煙這條路子,可行!
路子定了,說干就干。雙龍村黨總支很快牽頭成立了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有意愿的村民手中流轉了100畝耕地,并通過駐村工作隊協調到縣煙草部門的政策支持。集體經濟的“路”找好了,還要通過制度保駕護航。為此,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共同研究制定了村集體經濟項目發展方案、種植合作社工作規程、項目監督管理制度,同時簽訂承包合同,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這幾日,正值雙龍村烤煙移栽期,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仝斌和李明旭時不時就會到那100畝煙田看一看。看著一株株嫩綠的烤煙苗,李明旭滿臉笑容。“我和仝書記算了一筆賬,按照去年的烤煙收購價,今年這100畝烤煙至少能收入6萬元,努力爭取10萬元,這些收益又能為村里解決幾件實事了。”仝斌聽后也笑道:“等烤煙移栽完,我們還得琢磨收完烤煙后種什么。按照中央對糧食安全和耕地提出的要求,為村里其他煙農探索路子‘打個樣’,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真正‘尋’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文章轉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