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高寒水稻開始插秧
日期:2024-05-24 09:29:52
5月下旬,地處北緯50度的黑河市愛輝區,高寒水稻迎來插秧期。寒地水田換上新裝,由黑轉綠。
在愛輝區西崗子鎮,稻豐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300多畝高緯、高寒水稻的插秧作業,在高速插秧機的輔助下開啟了精密模式,從株數到行數,再到克數,每株秧苗都保持在了最佳豐產的密度。合作社理事長楊軍說:“苗太少,產量低,苗太稠,成熟率低,不只口感不好,也會導致產量低,”今年的精密插秧,把每株苗的密度,剛好控制在了7到8棵。楊軍預計,精插細作,將讓今年高寒水稻的產量從每坰地的14800斤,提高到16000斤。
依托中國最北國家級水稻灌溉試驗站的大水和深水灌溉,多年來,稻豐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還采用鴨稻、蟹稻共育的方式種植高寒水稻,水稻增產、鴨蟹增肥,立體種養的寒地新“稻”路,讓稻田的增收空間更寬了。種出的中長粒米,不但米質達到了國家二級米標準,還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成為深受市場認可的少肥、香糯“健康米”,當年收,當年售,每年合作社加工出的成品米,在年前就會被搶購一空。作為世界高緯高寒地區水稻栽培的代表性區域,設備的更新和技術的更迭,讓“水稻北擴”在這里不斷突破積溫的限制。
2020年開始,西崗子鎮坤站村依托寒地水稻立體種養殖園區,探索建設了集驛站文化、稻田文化相融合的稻田公園,并設立了養殖區、迷宮體驗區、垂釣區、稻草雕塑觀賞區、稻田文字區等多個功能分區。西崗子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楊忠杰介紹,今年,鎮里還將在稻田里試養小龍蝦,打造稻、蝦共育的新模式。
農家田園變身景區公園,農業觀光被打造成了嶄新的文旅名片。去年以來,稻田公園共接待旅游團體40多個、旅游游客5萬多人次,“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的田園風光,一年就為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由寒地水稻種出的稻田公園,已經升級成為近年來愛輝區旅游觀光必到的網紅打卡地。
文章轉自網絡,若有侵權必刪。
聯系我們
全國服務熱線
18380160036
公司:成都本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匯源智能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