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緯40度的“莓”好味道——北京市昌平區草莓產業高質量發展見聞
“京師之枕,龍脈之上。”位于北緯40度的北京市昌平區地處燕山腳下,光照時間充足、晝夜溫差較大,是國際上公認的“草莓黃金生長帶”,為其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十余年來,“昌平草莓”作為昌平區區域發展的主導產業,憑借出色的品質被收錄到“北京優農”品牌目錄,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
2024-01-17
-
山東寒亭:凝聚合力解民憂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山東濰坊市寒亭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出實招解難題,切實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我們這些自己住的老年人,一到冬天就愁打掃衛生。現在街道上和村里定期幫著打掃衛生,真干凈,幫了我們大忙了。”寒亭區朱里街道前朱里村村民孫明濤說。朱里街道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基...
2024-01-16
-
山東昌邑: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在山東省昌邑市山陽農文旅產業融合示范區高標準種植大棚內,種植的草莓隨著智能升降種植系統能夠隨時變換位置,不僅節省了空間和人工,還增加了單位空間種植面積。在該示范區,數字農業已成為主流,荷蘭自動化環境控制系統、以色列精準水肥灌溉技術等先進技術得以應用,首批番茄價格達15元/公斤,草莓價格達60元/公斤,并走...
2024-01-15
-
陜西三原西陽鎮:高標準農田建設賦能鄉村振興
去年以來,陜西省三原縣西陽鎮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科學謀劃,統籌推進,為實現農田增量、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筑牢“耕”基。2023年,咸陽市委、市政府印發《咸陽市整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由咸陽市農投集團先期啟動高標準農田三原示范建設項目,總投資2.45億元,實施田塊整治、農...
2024-01-12
-
新疆糧食大幅增產,成中國重要糧倉
歲末年初,天山南北到處一派糧食豐收景象。據統計部門實測計算,繼2022年新疆糧食大幅增產后,2023年新疆糧食再獲豐產,全年糧食產量達2119.2萬噸,增產高達305.7萬噸,增產量占全國的34.4%。據統計,2023年,新疆糧食種植面積達4237.2萬畝,較上年增加586.3萬畝,占全國糧食面積增量的61.4%,居全國第一。單產500.1公斤/...
2024-01-11
-
良田沃土繪“豐”景——新疆庫車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生動實踐
嚴寒冬日,新疆庫車廣袤田野,林帶環繞、道路相通、渠道相連、連片成方的萬頃良田,經過秋翻冬灌等精細管理,正積聚能量、蘊藏生機,為來年豐產豐收孕育著希望。近年來,新疆庫車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糧田變良田,實現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為提高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推進農...
2024-01-10
-
陜西定邊縣:全面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3年以來,陜西省定邊縣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當前三農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聚焦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抓產業、促就業、穩發展,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推動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走深走實。扛牢主體責任,錨定目標...
2024-01-09
-
端牢飯碗背后的“水力量” ——看山西禹門口灌區如何澆出“晉南糧倉”
晉南,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是華夏農耕文明發祥地之一,也是黃河流域農耕文明重要一域。歷史上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即今天的臨汾堯都區、運城永濟市、夏縣,先秦的不少典籍都對大禹治水有濃墨重彩的描繪,水安糧豐則天下大治,從這個意義上講,一部晉南農耕文明史就是水以及水利設施的創新發展史。萬里黃河沿著晉...
202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