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商洛市:“八化路徑”提速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今年來,陜西省商洛市搶抓實施國債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機遇,聚焦建成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探索實施“八化路徑”,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建管護并重,數量質量提升,努力打贏高標準農田建設攻堅仗。規范化管理力爭6月前市、縣兩級編制《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
2024-04-15
-
大棚里的新質生產力 貴州智能化工廠化育苗助力春耕提質增效
一部手機,可以遠程調控育苗大棚的溫度、濕度;一個工人,能完成以前需要二三十人的辣椒苗灌溉;一個系統,能實現育苗各關鍵環節的自動化流水線作業……這個春天,貴州各地糧食、蔬菜育苗大棚里生機勃勃,智能化、集約化育苗方式的推廣應用,讓“照顧”幼苗的人變少了,卻也讓它們長得更快更好了。好的種苗是新一年收獲的關鍵...
2024-04-12
-
高單產,怎煉成?——來自松遼大地的春耕備耕觀察
四月的東北,春意正濃。廣袤的松遼平原上,機械轟鳴,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種子一條街,種糧大戶正在對各式新品種反復挑選;一紙紙合同簽下,或入社、或托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不斷擴大……吉林省已連續兩年位列我國糧食主產區畝產第一。今年,全省上下緊緊圍繞土地做文章,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高標...
2024-04-11
-
藏糧于技,基礎在人
在山東萊西某智慧農業產業園,這里的番茄植株宛如“參天大樹”,最高竟有11米。據介紹,當室內溫度升到25攝氏度,頂部幕布就會合攏,以維持最佳溫度;當傳感器檢測到光照強度達5萬勒克斯時,溫室便會自動觸發滴水灌溉系統,降低種植基質的溫度……憑借智能加持,16萬株“數字化”番茄植株掛滿了色澤相似、大小均一的果實;番...
2024-04-09
-
化橘紅的“進化論”
沁人心脾的花香無處不在,這是廣東省化州市的春天獨有的味道。在化州市平定鎮大嶺村,漫山遍野的化橘紅樹上掛滿了白色的花朵。近日,大嶺村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巡禮暨化州市2024年化橘紅賞花活動的主會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打卡賞花。摘下一顆化橘紅胎果,青綠的表皮外是一層細密、結實的絨毛——這是在化州土生土長...
2024-04-08
-
引來黃河水 豐饒我糧倉 一個山西糧食種植家庭農場的春澆 來源:中國農網 編輯:暴佳然 作者:吳晉斌 2024-04-0
清明剛過,正是山西晉南糧倉冬小麥春澆好時節。這些天,運城市河津市僧樓鎮張家堡村的家庭農場主張建剛,一直在地頭關注著小麥的生產情況,隨時準備讓自家500畝地喝好春天“第一口水”。3月11日,張建剛家庭農場所在的山西省禹門口灌區春澆工作啟動,山西省禹門口引黃水務集團的190余人舍棄了與家人團聚的節假日,晝夜巡查守...
2024-04-07
-
黑龍江安達先源鄉:鹽堿地里稻花香
“堿地白花花,一年種一茬,小苗沒多少,秋后不收啥。”農民的順口溜道盡昔日的無奈,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蘇打鹽堿地集中分布區之一。黑龍江省鹽堿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安達、肇東、肇源等17個縣(市)。那么,如何讓莊稼漢一籌莫展的荒漠變成豐收的良田?在安達市先源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黑龍江省安達市先源鄉友誼村...
2024-04-03
-
鄉村行 看振興|從一張電費單看智慧春耕之變
感溫頭、高清攝像頭、電動軌道車、水泵、照明設施……單看這些電子智能設備和周邊的綠植,仿佛置身植物園,但大大小小的紫黑色茄子點綴在大片翠綠枝葉中,卻告訴人們這是一個蔬菜日光溫室。上午的蔬菜日光溫室,溫度逐漸升高,43歲的農民歐自安打開手機,點擊幾下便交了電費。“前些年,我種植大田和普通蔬菜大棚的時候,每...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