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旱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
10月24—2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共同主辦的首屆“旱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屆會議以“構建富有韌性的旱地農業生態系統,支撐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為主題,圍繞“旱地農業高新前沿技術與產品”“富有韌性的旱地農業生態系統”“旱地農業區糧食和營養安...
2023-10-30
-
水利部:1-9月大中型灌區累計供水達2900多億立方米
“今年以來,水利部指導地方分析研判、提前蓄水和科學調度,充分發揮大中型灌區供水保障作用,今年春灌、夏灌、秋灌累計供水2900多億立方米,實現了應灌盡灌。”10月25日,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相關負責人在水利部舉行的“2023年前三季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說。1-9月,水利部安排投資3...
2023-10-27
-
新疆百名高素質農民高層次人才赴川陜實地觀摩學習
“這次實地學習了藍莓標準化灌溉技術,回去以后,我也可以在自己合作社的地里用新技術培育藍莓苗木。”10月19日,新疆呼圖壁縣天府苗木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唐浩男,在觀摩了成都的藍莓基地后,高興地對記者說。10月13日起,來自新疆各地的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業創新者等高素質農民的優秀代表共100人,分兩組分...
2023-10-26
-
高山上的“甜蜜”村——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西際村振興鄉村記
十月的西際,碩果滿枝,黃綠相間,清新的田野氣息撲鼻而來。這里峰巒疊翠,鳥鳴山幽,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西際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莘口鎮東南部,距莘口集鎮本點6公里,距三明市區18公里,是一個典型的半高山型村莊,現有人口700多人,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
2023-10-25
-
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內蒙古河套灌區節水灌溉建設見聞
10月20日,塞北的秋風涼意陣陣,正值內蒙古河套灌區秋澆(河套灌區特殊的傳統灌溉制度)之時。記者站在內蒙古河套灌區永濟干渠第一節制閘看到,黃河水順著渠道流過閘門,緩緩流向永濟灌域130萬畝農田。“現在黃河水流過閘門的流量是55立方米/秒,這是通過兩個分渠閘門8個傳感器得到的數據。今年秋澆從10月15日開始開閘放水,...
2023-10-24
-
科技特派團為農業產業“添智提質”
金秋十月,雨后初霽,云霧升騰。重慶酉陽泔溪鎮太平村,河谷中矗立的一排排蔬菜大棚里,青線椒掛滿了枝丫,種植大戶高強茂正帶著工人穿梭在辣椒叢中,手腕輕轉,不一會就摘了滿滿一大袋。“現在很多地方的辣椒都采收結束了,但我們的線椒從9月才開始采收,可持續到明年的1月份,越冬后,4月到6月還可以再收一季,錯峰上市。...
2023-10-23
-
“良方+科技” 助力百萬畝玉米大豐收
“去年玉米畝產600多公斤,今年畝產達到了800公斤左右,科學種植起了大作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玉米種植大戶樊艦艇告訴記者。收割、脫粒、粉碎秸稈、裝車……近日,托克托縣近百萬畝玉米迎來豐收季,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駕駛一輛輛玉米收割機往來于田間,全面開啟收獲模式。在托克托縣伍什家鎮哈達圖壕村的一塊...
2023-10-20
-
邱莊村大米為何如此優質?
“誰能想到,現在這片清新、生機勃勃的稻田美景,以前卻是大面積的撂荒土地。”望著這一丘丘黃綠色的稻田,山東濟南邱莊村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邱元平深有感慨,那一株株絢麗耀眼的水稻,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它的蛻變歷程。“種地又累又賺不了多少錢,所以選擇進城務工的村民越來越多,莊稼長時間沒人打理,逐漸就荒廢了。”邱莊...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