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打細算用好每一滴水——內蒙古河套灌區節水灌溉建設見聞
10月20日,塞北的秋風涼意陣陣,正值內蒙古河套灌區秋澆(河套灌區特殊的傳統灌溉制度)之時。記者站在內蒙古河套灌區永濟干渠第一節制閘看到,黃河水順著渠道流過閘門,緩緩流向永濟灌域130萬畝農田。“現在黃河水流過閘門的流量是55立方米/秒,這是通過兩個分渠閘門8個傳感器得到的數據。今年秋澆從10月15日開始開閘放水,...
2023-10-24
-
科技特派團為農業產業“添智提質”
金秋十月,雨后初霽,云霧升騰。重慶酉陽泔溪鎮太平村,河谷中矗立的一排排蔬菜大棚里,青線椒掛滿了枝丫,種植大戶高強茂正帶著工人穿梭在辣椒叢中,手腕輕轉,不一會就摘了滿滿一大袋。“現在很多地方的辣椒都采收結束了,但我們的線椒從9月才開始采收,可持續到明年的1月份,越冬后,4月到6月還可以再收一季,錯峰上市。...
2023-10-23
-
“良方+科技” 助力百萬畝玉米大豐收
“去年玉米畝產600多公斤,今年畝產達到了800公斤左右,科學種植起了大作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玉米種植大戶樊艦艇告訴記者。收割、脫粒、粉碎秸稈、裝車……近日,托克托縣近百萬畝玉米迎來豐收季,種植戶搶抓晴好天氣,駕駛一輛輛玉米收割機往來于田間,全面開啟收獲模式。在托克托縣伍什家鎮哈達圖壕村的一塊...
2023-10-20
-
邱莊村大米為何如此優質?
“誰能想到,現在這片清新、生機勃勃的稻田美景,以前卻是大面積的撂荒土地。”望著這一丘丘黃綠色的稻田,山東濟南邱莊村農業合作社負責人邱元平深有感慨,那一株株絢麗耀眼的水稻,似乎在向我們講述著它的蛻變歷程。“種地又累又賺不了多少錢,所以選擇進城務工的村民越來越多,莊稼長時間沒人打理,逐漸就荒廢了。”邱莊...
2023-10-19
-
產業強、科技幫、鄉村美——“齊魯論壇”話振興
走近“得益管理鮮智慧數據平臺”,大屏幕上展示出位于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的牧場實時影像,帶著耳標(電子芯片)的荷斯坦奶牛正排隊走上轉盤,識別身份后進行擠奶;同時檢測到的奶牛產奶量和質量等數據,已被傳送至后臺信息化管理系統。這是記者13日至14日參加“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3”期間看到的情景。山東得益乳業股份有限...
2023-10-18
-
海南瓊海莫村:小田變大田 良田成“糧田”
初秋的海南分外涼爽。眼下,正值海南晚造水稻成熟之際,瓊海市博鰲鎮莫村土地細碎化整治后的550畝晚稻喜獲豐收,金黃的稻穗隨風起伏,多臺聯合收割機在平整開闊的田間來回穿梭。“半年前,這塊土地還被分成數百塊,到處是田埂,每戶多的也就兩三分地,不僅影響水利灌溉,機械化種植更不可能。”看著眼前稻田集中連片、溝渠縱...
2023-10-17
-
賀蘭山東麓遞上紫色名片 寧夏葡萄酒產業生態、經濟雙豐收
“天上無飛鳥,地上石頭跑。”20年前,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賀蘭山東麓有著大片戈壁和數不清的砂石礦坑。如今,這片昔日的荒蕪之地已經煥然一新,成為中國釀酒葡萄種植集中連片最大、酒莊數量最多、酒莊集群化發展最快的酒莊酒主產區,是寧夏對話世界、世界認識寧夏的一張“紫色名片”。近日,借著 “2023全國都市報總編輯+新媒...
2023-10-16
-
司法護航桃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平谷法院在北京市平谷區大桃批發市場召開“司法助力新時代平谷大桃產業發展”新聞通報會,通報“一聚二擴三筑四引領”工作機制,發布涉“桃”案件基本情況和八個典型案例。平谷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曉蓉介紹,大華山人民法庭位于平谷大桃發源地和主產區,法庭管轄的“三鎮一鄉”(大華山鎮、劉家店鎮、鎮羅營鎮、...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