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智能化技術助力京郊小型化園區提質增效
設施農業在保障首都“菜籃子”穩定供給方面意義重大。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其與農業的融合成為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關鍵。近日,記者來到了密云區八零農夫家庭農場,了解這個小型化園區在智能化技術加持下發生的蛻變。密云區八零農夫家庭農場位于河南寨鎮沙塢村,園區總占地面積30畝,其中棚室面積15...
2025-03-28
-
內蒙古赤峰市:打好春耕第一仗 不誤農時不負春
人勤春來早,播種正當時。今年,內蒙古赤峰市春耕生產搶抓“早”字,趁天氣回暖、土壤解凍的有利條件,提前一周左右時間頂凌播下2025年第一粒“春小麥”種子,率先拉開蒙東春耕生產的序幕。陽春三月,春寒料峭。3月24日,在寧城縣汐子鎮二十家子村的田野里,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臺臺旋耕機與播種機如同勤勞的耕...
2025-03-26
-
湖南洪江: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近年來,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以“和美鄉村”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利基礎設施提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一幅“村美、業興、民富、人和”的鄉村新畫卷正在洪江區徐徐展開。環境整治提“顏值” 擦亮鄉村生態底色洪江區...
2025-03-24
-
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以工代賑“小項目”托起就業 “薪飯碗”
近日,江西省蓮花縣神泉鄉模背村的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制種基地里村民正忙著育秧,藠頭種植園即將迎來豐收,村里的檳榔農產品分揀工廠訂單不斷,村民忙碌的身影與機器的運轉聲交織成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2024年,模背村搶抓以工代賑政策機遇,統籌整合資金,新建、改造道路2.9公里,新建排水溝、灌溉水渠4.037公里,吸引...
2025-03-21
-
水潤陽春望豐年——各地全力保障春灌見聞
春耕時節,廣袤鄉村逐漸迎來春灌用水高峰。供水是否到位?潛在天災如何應對?科技怎樣助力春灌?連日來,記者行走在田間地頭,觀察各地如何做好春耕備耕“水文章”。清水入田“路路通”水從黃河啟程,橫穿山西省運城市尊村灌區,行經100多公里的總干渠,最終抵達運城市夏縣,讓麥田...
2025-03-17
-
代表委員熱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守護灌溉“生命線”
水,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事關糧食安全,在全國兩會上,水利基礎設施如何建設、農業用水如何更高效等成為多位代表委員關注的話題。“我之前去過山西省臨汾市等地考察調研,干旱地區農民用水緊張的問題確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要解決農業用水緊張問題,就需要增加水利設施。”全國人大代表、...
2025-03-13
-
全國政協常委、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王紅玲:以農業新質生產力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新質生產力”列為關鍵詞,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農業現代化擘畫了新藍圖。作為農業大省,湖北依托豐富的科研資源、優越的自然條件與創新實踐,正加速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注入澎湃動力。在接受采訪時,全國政協常委、湖北...
2025-03-10
-
全國人大內蒙古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答記者問——農業是會場熱門話題
“如何讓‘內蒙古味道’叫響全國、走向世界?”“必須充分發揮行業帶頭作用,形成全產業鏈條的核心競爭力。”3月6日下午,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內蒙古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來自29家中外媒體的57名記者到會,8名代表集中回答記者提問。在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提出上述問題時,三胖蛋(內蒙古)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
2025-03-07